运动损伤的康复之路
序言:
尽管有许多方法可以预防运动损伤,但无论我们再怎么小心谨慎运动伤害还是有发生的可能性。不过运动损伤并不一定会断送你的运动能力,也未必需要停止一切训练。只要给身体足够的恢复时间,缩减原有的体能活动到一定程度,针对或避免一些训练就可以帮助损伤的缓解和恢复。上一篇文章我已经提到过,做为康复师最重要的是对损伤的介入时机,如果过早的介入,有可能会得到相反的结果。本文就会介绍损伤的几个阶段与康复训练的介入时机。
一、损伤阶段:
1、急性期,损伤初期,也就是损伤后的72个小时,这个阶段受损部位会出现剧烈的疼痛、肿胀、皮下瘀血、临近关节功能受限或完全失去。这个阶段的症状有一部分取决于损伤后第一时间的现场处理,而后应该及时的送至医院,由医生来跟进此阶段的治疗。
2、慢性期,损伤中期,损伤后的4-28天,这个阶段在急性期的症状依旧会呈现,但根据损伤部位、程度的不同会有所缓解。疼痛减缓、肿胀减轻、皮下淤血逐渐消退、关节功能受限改善。慢性期这一阶段的治疗依旧依赖与医学的治疗,医生需要根据患者的损伤程度来跟进或进一步治疗。
3、恢复期,损伤的末期,损伤后的4-8周,这个阶段损伤部位的症状会有部分完全消失,疼痛除外界因素诱发之外不会出现、肿胀消失、皮下淤血完全消退、临近关节功能未能完全恢复(不同程度的损失机能)。恢复期的治疗医生会告知患者复健训练的注意事项与禁忌,指导患者进行自主练习。而由于医疗资源的有限,并不是所有的患者都会在医院进行复健治疗,所以这一阶段才是康复师介入的正确时机。康复师的主要作用是根据损伤程度不同,尽量的帮助患者恢复损伤之前的身体状态。
二、评估:
在康复训练中,会有诸多因素影响教练的判断和患者感受。如患者对损伤的心理恐惧、无法准确告知的疼痛表现、因为损伤疼痛导致的姿态变化等,这些因素都会影响一个教练对于现阶段损伤症状的判断。评估患者现状作为整个康复训练的依据,那么初次的准确评估是非常重要的,我们会根据评估结果来设定康复计划,并且持续跟踪到完全复原,且我们会针对受损部位进行适当强化来防止伤害的再次发生。
对患者现阶段运动伤害的准确评估是有效康复的基本条件。对于患者,康复师必须了解详细的病史,这其中也包括了损伤如何发生、各种阶段的治疗及各种手术的恢复情况等。无论急性或慢性的伤害,在设定整个康复训练计划之前,都要对受伤部位进行肌力与活动度的测试,需要针对姿势、步态、承重表现来分析、制作评估报告。
★肌力评估:
牛津分级系统是康复治疗中用以评测肌肉强度的方式,肌力由弱至强可表示为0/5至5/5,还可标记(+)或(-)来表示比级别稍强或稍弱的肌力。
0/5 |
患者尝试用力,无法产生任何可肉眼辨识的肌肉收缩。 |
1/5 |
肌肉产生可见的收缩,程度不足以产生关节运动。 |
2/5 |
肌力强度足以产生关节运动,但无法抵抗重力。 |
3/5 |
肌力强度足以抵抗重力,无法抵抗徒手施加的阻力。 |
4/5 |
肌力强度足以完成完整的关节活动,抵抗部分重力、徒手施加阻力。 |
5/5 |
肌力强度可以抵抗重力与阻力,可完成80%负重的完整关节运动。 |
三、处理方式:
康复师可以通过各种方式来处理运动伤害,例如手法松解可以降低发炎、缓解疼痛与关节僵硬、促进血液循环;电疗、热敷与冷敷的搭配可以刺激神经与微循环系统,降低疼痛并加速损伤组织的愈合,当然还有肌肉伸展、关节松动术、整脊等方式。但是无论哪种方式都只是片面的处理方式,对于大部分患者而言,需要的是一个完整的康复训练计划。
四、损伤人群运动处方:
在接下来的系列文章里,会针对各种常见的损伤案例系统的康复训练,所设定的训练动作意在促进身体各个部位的活动度、柔软度与肌力。而康复师则运用此类的运动处方对患者进行针对性的渐进式计划,并阶段性跟、记录、评估,观察患者是否能在设定的时间内完成特定动作(强度、次数),确认恢复程度后则进行下一个阶段的康复训练。下文简单介绍下康复训练中的几个阶段:
阶段一:静态对抗训练
阶段二:小幅度负重训练
阶段三:完全幅度负重训练
阶段四:关节稳定性针对训练
结尾:
想要快速并且成功的从损伤中复原,重点在于运用正确的技巧来完成康复训练。在训练中康复师应及时与患者进行沟通、调整,确保患者的配合。患者不要擅自增加动作的次数或负重,确保渐进式训练的节奏和阶段转换。这些都是在康复训练中达到最佳效果的因素。